20050621

MIMO和WDS,哪一個是現有無線網路的救世主?HomePNA和HomePlug呢??

  這一篇需要有點網路基礎才會看的懂,看不懂就算了。

  WDS一般叫做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Cisco叫做Wireless Domain Services,因為兩者一樣與否我不確定,所以本篇討論的是以前面的意思為主。

  MIMO是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的意思,運用多重網卡、RF發射端、天線的技術提升連線速度和收訊品質和信號強度。

  WDS一般有兩個工作模式,一個是單純的WDS,無線基地台與無線基地台之間橋接,但是無線客戶端不能連線上去;另外一個是WDS with AP,無線基地台與無線基地台之間橋接,但是無線客戶端可以連線上去。我對WDS最早的印象,有三個產品,Buffalo最後一代的802.11b無線基地台,z-com的小小白色的無線基地台,還有D-link的DWL-900AP+。其中,buffalo 802.11b的無線基地台這一台有含ipshare的功能,最後出清的時候一台2000塊,有創下一個星期賣30台左右的紀錄,讓我一直印象深刻。D-link DWL-900AP+有完整的SNMP功能,有朋友做出完整的MRTG紀錄表格,無線網路用了多少頻寬一目了然。z-com的無線基地台就很慘,因為沒有辦法手動調整橋接規則,所以當遇到大量通訊的時候,無線基地台會掛掉,這個時候整個連線規則會整個變掉。

  其實在WDS的工作方式,在設定方式沒有問題的狀況下,只有無線基地台之間的傳輸延遲時間比較明顯,但是就已知可以接受的這一個缺點外,無線基地台與無線基地台之間的無線橋接,卻可以補足實際上在使用無線網路常常遇到的信號不穩定的問題。 加上如果無線基地台本身是有含交換器的機制的話,有線的連線部分也是互通的,只是比較慢而已。

  MIMO算是802.11n技術的原型,但是有幾個主要的問題,會變成其普及化的阻礙,一個是兩大陣營的標準還各執己見,還沒有妥協,另一個是雖然相容原來802.11g/b的標準,但是要發揮其效能,還是需要更換基地台和無線網卡等設備,是另外一項支出。其次在實際實做的狀況下,要以一個基地台涵蓋希望所有想涵蓋的區域,以距離因素就不太可能,更不要說要在不同的距離維持一定高速的傳輸能力。

  在目前有限的技術和設備上,WDS算是很成熟的解決方案,其實各家的產品裡,除了Buffalo的產品再有含IPSHARE的無線基地台上面有實作外,其他品牌主要都是針對純AP,所謂支援SNMP的商用型無線基地台產品實作。在我銷售Buffalo的無線產品的實作上,支援WDS的附加效果就是讓有擔心收訊不好的客人會偏向購買Buffalo的產品,因為還可以增加基地台以增加收訊效果的WDS機制可以利用,而且也有客戶在規劃自己家裡的無線網路的時候,直接就一個樓面買一台,一次購買多台的狀況發生。所以善用WDS這一個功能,對銷售會有很大的幫助。

  HomePNA是以電話線代替網路布線的方式,達到區域網路的功能,不過弔軌的事情在於,家裡所有的電話並非同一個迴路,如果有兩個電話號碼的時候。在者,也不是每一個房間都會有電話線,所以HomePNA的涵蓋狀況有些角度可能還比無線網路差。

  HomePlug是以電源線代替網路佈線的方式,達到區域網路的功能,跟HomaPNA不同的狀況,沒有地方沒有插座[不要跟我說水塔哩,不要來亂,誰在水裡用無線網路。],所以基本上,這個狀況只要不要太在意連線速度的話,基本上是無敵啦,不過現在HomePlug也有約10Mbps的速度了,我相信對台灣龜速的寬頻連線來說,是一定夠用的。加上有人試過HomePNA和HomePlug的連線反應速度比無線網路快,加上HomePlug可以避免遮蔽物造成無線網路訊號不穩定的問題,相信是沒法使用WDS或WDS使用效果不好下的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只是目前稍嫌昂貴,兩組HomePlug Ethernet Adapter約要快3000元,不過我相信如果有廠商有心的狀況下,HomePlug被內建在IPSHARE/Switch/AP裡不是沒有可能的,這樣子市場化之後應該可以大幅降低進入門檻,相信對消費者們應該是一件好事。

2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of course is HOMEPLUG
because the speed is more hogher than homePNA
Now many venor has already release the 200M product

Unknown 提到...

of sourse is the HOMEPLUG
the speed is 200m,it is higher than HOMEPNA